新疆地名的由來
新疆: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。唐宋為西域;元明為察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地;清統(tǒng)一其地,其北部稱回部、南部稱準部,合稱回疆,設伊犁將軍,又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(其時貴州新辟疆土亦稱新疆);清末設新疆省,是為新疆得名的開始;民國仍之;建國后改新疆維吾兒自治區(qū),區(qū)名至今未變。
新疆簡介
位于中國西北邊疆,與蒙古、俄羅斯、哈薩克斯坦、吉爾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等8個國家接壤,又與甘肅、青海省及西藏自治區(qū)為鄰,面積166萬多平方公里,約占全國面積的1/6,人口1718萬,包括 47個民族,主要是維吾爾、哈薩克、漢、回、蒙古、柯爾克孜、錫伯、塔吉克、烏孜別克、滿、達斡爾、塔塔爾、俄羅斯等13個民族,其中維吾爾族人數(shù)最多,占全區(qū)人口的46.69%。
自治區(qū)成立于1955年,轄5個自治州:伊犁哈薩克自治州、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、昌吉回族自治州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、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;8個地區(qū):吐魯番地區(qū)、哈密地區(qū)、伊犁地區(qū)、塔城地區(qū)、阿勒泰地區(qū)、阿克蘇地區(qū)、喀什地區(qū)、和田地區(qū);3個直轄市:烏魯木齊市、克拉瑪依市和石河子市。自治區(qū)首府為烏魯木齊。
新疆四周高山環(huán)繞,北有阿爾泰山形成屏障,南有昆侖山和阿爾金山婉蜒不斷,西有古稱蔥嶺的帕米爾高原、中部則橫亙著天山,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。(習慣上,人們將新疆分為南疆、北疆及吐魯番、哈密一帶的東疆3大部)北疆有準噶爾盆地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,南疆有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瑪干沙漠。整個新疆的地形呈“三山夾兩盆”特征。
新疆的河湖眾多,塔里木河、伊犁河、額爾齊斯河以及賽里木湖、布倫托海(福海)、博斯騰湖、喀納斯湖等,匯聚了豐富的山地降雨和冰川融水。這些河網(wǎng)及人工渠網(wǎng)(坎兒井)滋潤著一片片草原及綠洲;復雜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許多奇特的塞外風光。
新疆地處歐亞大陸中心,遠離海洋,四周高山環(huán)抱,形成了典型的大陸性氣候,干旱少雨,冬季長、寒冷,夏季短、炎熱,春季、秋季變化劇烈。有全國最為炎熱的吐魯番盆地,最高溫達49.6℃;最低溫的北部富蘊縣可可托海,極端低溫達一51.5℃,寒冷程度僅次于黑龍江漠河。新疆的光熱資源非常豐富,天上云層薄,日照足,全年日照時間居全國前列;輻射大,幅射強度僅次于青藏高原。新疆氣候受西伯利亞寒潮影響,冬春秋三季都有寒潮人侵;寒潮的人侵,加上氣溫變化急劇,新疆成為多風的地區(qū),“老風口”、“三十里風區(qū)”、“百里風區(qū)”為數(shù)不少。
新疆歷史悠久,古稱西域,在西域大大小小的綠洲上,自古以來就孕育了生命,發(fā)展了文化,形成若干個小國。漢朝以前,它們受匈奴統(tǒng)治和掠奪,西漢以后,新疆正式歸人漢朝版圖,統(tǒng)一于中央政權。之后各朝代,都對西域進行了管治。
自2000多年前西漢的張騫通西域之后,絡繹不絕的商旅駱隊載著絲綢、陶瓷、茶葉、絲織品,由中原經(jīng)過黃沙漫漫的漠地,經(jīng)帕米爾高原到波斯、羅馬Z又從西方駝上棉花、糖、玻璃、香料,翻過蔥嶺,穿過荒漠,直到中原;形成一條繁忙的商路。后人將這條連接中西文化經(jīng)濟的商道稱為“絲綢之路”。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頻繁交流,對人類文明的發(fā)展產(chǎn)生過重大的影響。絲綢之路中國段主要都在新疆,絲路的許多中西文化沉積,都可以在新疆現(xiàn)存的文物遺跡中找到。
新疆是個多民族的地區(qū),有伊斯蘭教、喇嘛教、佛教、道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、東正教、薩滿教等8種宗教并存,各種民族宗教節(jié)日,如維吾爾族的肉孜節(jié)、古爾邦節(jié);蒙古族的麥德爾節(jié);錫伯族的西遷節(jié);塔吉克族的燈節(jié)、播種節(jié),等等,為新疆的民族及民俗文化增添了艷麗的姿彩。
新疆是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的省區(qū),巍峨的高山,高聳人云的雪峰,蒼翠無邊的雪松云杉,晶瑩的冰川,碧澄的湖泊,浩翰的戈壁沙海,遼闊的草原及各種珍稀動植物的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(qū);冰川與火洲為鄰、沙漠與綠州相映的奇特景觀;加上古絲路上的文化沉積,古城堡、古石窟、古寺廟、古驛站、古屯田遺址、古墓葬及千年干尸等各種文物留存;還有47個民族、8種宗教的民族及民俗風情,各種民族風格的建筑、服飾、歌舞、習俗、美食,組成了新疆旅游最迷人的風景,吸引四方旅游者來此休閑度假,尋幽訪古,冒險探勝。
新疆的交通經(jīng)過多年的建設,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為主體,鐵路為骨干,航空相配臺,覆蓋全疆,聯(lián)通國內(nèi)外的交通網(wǎng)絡。以烏魯木齊為中心,公路以7條國道為主骨架,東連甘肅、青海,西出中亞、西亞,南接西藏,并與境內(nèi)68條省道公路相結臺,連接區(qū)內(nèi)地、州、市、縣,溝通城鄉(xiāng)鐵路有蘭新線、北疆線、南疆線橫貫東西,連接南疆、銜接內(nèi)地、溝通亞歐;航空有50多條航線,包括直航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哈爾濱、成都、鄭州、蘭州、天津、海日等國內(nèi)城市及阿拉木圖、塔什干、莫斯科、伊斯蘭堡等國際城市,以及經(jīng)重慶到香港的定期航線和區(qū)內(nèi)航線,連接區(qū)內(nèi)外40個大中城市和區(qū)內(nèi)12個地州市。新疆立體交通網(wǎng)絡的不斷完整,為旅游者進出新疆及在區(qū)內(nèi)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。
烏魯木齊地名由來
烏魯木齊,古準噶爾蒙古語,意為“優(yōu)美的牧場”。遠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里生息繁衍。戰(zhàn)國時,屬古車師人活動范圍,當時烏魯木齊南郊已居住著較多的人群。西漢時期,烏魯木齊及其周圍地區(qū)居住著較多的人群。西漢時期,烏魯木齊及其周圍地區(qū)居住著十幾個部落的游牧民,史稱“十三國之地”。到了東漢,烏魯木齊成為車師六國的一部分。貞觀22年(公元648年),唐政府在距今烏魯木齊以南10公里處設置輪臺城,是當時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收稅城、管理城和供給城,也是烏魯木齊第一城。唐代邊塞詩人岑參曾在此留下“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”的著名詩句。十八世紀中葉,城市雛形開始形成。清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,乾隆皇帝將擴展后的城池命名為“迪化”。光緒十年(1884年),新疆設置行省,以迪化為省會,遂取代伊犁成為臂控天山南北的政治中心。新中國成立后,迪化成為自治區(qū)首府,并于1954年2月1日恢復烏魯木齊市名。
塔城地名由來
元朝時候,成吉思汗的軍隊到達中亞,士兵缺水大量死亡,大將伯顏下令宰殺當?shù)厥a(chǎn)的旱獺,喝血解渴.蒙古語旱獺稱“塔爾巴哈“,驛站在蒙古語中稱“臺“因此有了“塔爾巴哈臺“的名字.直到民國二年,塔爾巴哈臺更名為塔城縣.1984年11月17日撤塔城縣,設塔城市~!
伊犁的由來
伊犁是中國西部邊陲的一塊寶地,地處亞歐大陸腹地,僅次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西部。古代伊犁,泛指伊犁河流域及巴爾喀什湖以東、以南的廣大地區(qū),也是亞洲內(nèi)陸腹地最富傳奇色彩的地方,自古聞名遐邇。如今的伊犁是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,這是全國的即轄地區(qū)(塔城、阿勒泰)又轄縣市(八縣二市)的副省級自治州,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,占全國總面積的五十分之一,人口419.31萬人,有哈薩克、漢、維吾爾、回、蒙、錫伯等47個民族,世居民族有13個,素有“東方人種博物館”之稱。
“伊犁”因河而得名,史稱伊列(漢)、伊例(晉)、伊麗、帝帝河(唐),在馬赫穆德•喀什噶里編撰的《突厥語大詞典》中稱“伊拉”,元明時期又稱之為“亦列”、“亦力”等。上述稱語都是漢語譯音,其含義和語種目前還不清楚。
“伊犁”這一稱謂是清代乾隆年間正式確定的,始于乾隆對準噶爾貴族叛亂的平定。當時兵部尚書梁詩正在《平定準夷頌》中將此決勝之地首稱“伊犁”,乾隆皇帝欣然應允。其后,保和殿大學士傅恒等受命編輯的《西域同文志》時,正式將其規(guī)范為“伊犁”,取義于“犁庭掃閣”(又稱“犁庭掃穴”,即將庭院犁平整用來種地。)寓意為平定準噶爾功蓋千秋,西陲從此永保安寧。鑒于伊犁的重要地位,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清政府在今伊犁的霍城縣惠遠鄉(xiāng)設立“總統(tǒng)伊犁等處將軍”,統(tǒng)轄天山南北各路住防城邑及歸附清朝的中亞和哈薩克各部,節(jié)制西域各軍政事務及外藩事務,成為西域最高軍政長官。自此,伊犁也就成為統(tǒng)轄西域各地軍政、文化中心。
據(jù)史料記載,伊犁最早為塞人聚居,西漢文帝四年(公元前176年)從敦煌、祁連山一帶西遷的大月(rúo)氏滅塞,占據(jù)伊犁。漢武帝初(公元前140年左右)烏孫昆莫獵驕靡率眾西逐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,在此重新建國(史稱烏孫國)。之后依次為柔然、西突厥、準噶爾蒙古,及至清朝平定西域,前后跨越二千余年,上述每一個民族均屬不同語系,而“伊犁”這一名稱在日常生活中又為各民族所共同援用,并無語種之爭,很難說“伊犁”是哪一個民族的語言,權且將其視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各民族共同所有吧!
“昌吉“地名的來歷及其含義
昌吉”地名的稱呼始于元代。據(jù)《新疆圖志》載:“侍行紀云:《元地志附錄》有仰吉八里……按:仰吉與昌吉音近……蒙語……” 以此可知,“昌吉”是由蒙古語“仰吉”轉化而來的。
另外,自元代以來,除“仰吉八里”的地名稱呼外,史籍中還有 “昌八刺”(音讀喇)、“彰八里”、“摻八里”、“昌八里”等地名稱呼。據(jù)我國學者考證,這些稱呼其實都是一音多轉,或曰一音多譯,它們其實都指的是-個地方,而這個地方就在現(xiàn)昌吉市境內(nèi)。這也進一步證實了“昌吉”是由“仰吉”轉化而來的。
關于此,從清代另一位官員蕭雄的詩句中亦可得到印證。蕭雄在清光緒年間寫的《昌吉》詩中有“沿革想從昌八喇”句,說的也是這個意思。
關于“仰吉八里”的含義,據(jù)有關史載及專家考證,“仰吉”蒙語意為“場圃”,亦即游牧和種植的園地;而“八里”蒙語意為“城”。這樣將兩者的意思合起來,“仰吉八里”的意思便是“游牧與種植的園地之城”。根據(jù)昌吉這一帶建縣前曾長期為準噶爾蒙古人的游牧地,而昌吉縣城東南面又有古城,所以我們認為這一說法是可信 的。
由上可知,古代的昌吉是“游牧與種植的園地“,而近代與當代的昌吉也以畜牧與種植園藝業(yè)發(fā)達著稱這一種偶然的巧合嗎?它們之間是否有一種歷史的脈絡相承的關系呢?
當然,在“仰吉“這個詞真正轉化成漢語的“昌吉“這個詞時,人們是否又給它加進了新含意,比如“昌盛吉祥“,我們認為這完全也是可能與合理的。
吐魯番名字的由來
吐魯番古稱姑師,漢代為車師前國、車師前王庭,唐時稱高昌、西州、火州。它位于東天山的斷陷盆地中,西距烏魯木齊182千米。吐魯番是新疆旅游熱點之一,素以環(huán)境特異、古跡遍地、物產(chǎn)豐富著稱于世。吐魯番是中國“最熱”、“最旱”、“最低”、“最甜”的地方,其自然環(huán)境獨特、神奇。吐魯番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(zhèn),歷史悠久,名勝古跡眾多,僅國家級和自治區(qū)測驗的文物保護單位就達14處之多。它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包括:高昌古城、交河古城、葡萄溝、火焰山、蘇公塔、阿斯塔那古墓群、柏孜克里克千佛洞。
吐魯番名字的由來?
告訴你吧,從前有個人~他來到了一個沒有人煙的地方~~他說了句~~啊~吐魯番,從此以后吐魯番就叫吐魯番了。
庫爾勒地名由來
庫爾勒概況--庫爾勒位于天山南麓、塔里木盆地的東北邊緣。維語中“庫爾勒”的意思是“張望、眺望”,這里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的要隘,現(xiàn)在又是南部新疆的交通樞紐,而且這里還出產(chǎn)著名的香梨。在庫爾勒的周圍分布著不少世人熟知的著名風景點,有巴音布魯克草原的天鵝湖、蘆蕩搖曳的博斯騰湖、被稱為“八百里綠色走廊”的塔里木河與塔克拉瑪干游覽區(qū)、焉耆盆地中最大的古城遺址——博格達沁故城、七個星千佛洞以及出現(xiàn)在陸游詩句中的輪臺故城等,這些景點都很典型地代表了南疆的風景特色。
重慶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部,長江、嘉陵江蜿蜒其間。今年3月14日,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準將萬縣、黔江、涪陵兩市一地所轄行政區(qū)域劃入重慶市,設立重慶直轄市,總面積8.2萬平方公里,總人口3002萬人。
重慶從周初巴國定都江州到現(xiàn)在已有3000年歷史。如果從禹娶涂山的傳說算起,更在4000年以上。但“重慶”作為地名出現(xiàn)在史籍上卻比較晚,已發(fā)現(xiàn)的記載“重慶”這一地名的正史文獻時間,最早的是《宋史》“光宗本紀”和“地理志”。關于重慶地名的由來,主要有兩種說法:一是因帝王“潛藩”(指皇帝在未即位前的封地。宋制:在即位后均升為府等)而名。重慶在北宋時為恭州,南宋光宗繼位前,于孝宗淳熙十六(1189)年被封于此,是年又受禪為帝,于是取雙重慶賀之意,改恭州為重慶府,是為“重慶”得名之始。二是合取兩地的地名為名,因重慶位于紹慶與順慶之間,即取雙“慶”之意為府名。至于重慶簡稱“渝”,則因重慶曾三度為渝州州治(隋開皇元年至隋大業(yè)三年,唐武德元年至唐天寶元年,唐乾元元年至宋崇寧元年)而得名。
在殷周時期,重慶屬以古巴族為中心建立的巴國。直到戰(zhàn)國時期秦惠文王后元九年(公元前316年)秦大將張儀滅了巴國,重慶地區(qū)才統(tǒng)一到秦國版圖之中。秦中央政府在原巴地設置巴郡。漢承秦制,西漢王朝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,又在全國設置了監(jiān)察地方的13個“刺史部”。這13部雖系監(jiān)察區(qū)域,但卻成為后世地方政區(qū)州、郡、縣三級制的濫觴。重慶地區(qū)屬益州刺史部。
隋統(tǒng)一全國以后,實行郡縣二級制,在今重慶地區(qū)共設7郡20縣。到唐太宗時又劃分全國為10道,分道監(jiān)理地方事務,今重慶地區(qū)分屬劍南道、山西道和江南道。除“道”這種監(jiān)察系統(tǒng)之外,全國實行郡(州)縣二級制,重慶地區(qū)在唐中期大致設置13州(郡)48縣。宋代在重慶地區(qū)的行政區(qū)劃事實上基本依照唐制,但在名義上和層次上有不少變化,例如改唐時“道”為“路”,由于“一路之事,無所不包”(《文獻通考•職官考》),故已成為地方最高行政區(qū)域,一改隋以來的州縣二級制為路州縣三級制。
元代地方行政區(qū)劃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全國共設置了10行省,重慶地區(qū)屬四川行省。在省以下轄路、府、州、縣,廢除宋代軍監(jiān)制度。今重慶地區(qū)共設置2路1錄事司2府9州21縣3長官司1安撫司和2軍民府。明代不稱“行省”,而稱“布政使司”,其下仍設府州縣三級制。今重慶地區(qū)屬四川布政使司,分置重慶府、夔州府,下設3州25縣。清代又改布政使司為省,今重慶地區(qū)屬四川省,到清末重慶地區(qū)共設2府2直隸州1直隸廳及2州1廳24縣。
民國三年在重慶地區(qū)設東川道,共轄36縣,其中達縣、宣漢、渠縣、開江、萬源、大竹等縣不在今重慶地區(qū)??谷諔?zhàn)爭爆發(fā),國民黨政府中央機關西遷重慶,1939年定重慶為中央直轄市。新中國成立后,今重慶地區(qū)直屬于西南軍政委員會(駐重慶市)的川東行署區(qū)(駐北碚),包括壁山、萬縣、涪陵、酉陽4專區(qū)全部及大竹專區(qū)的梁山、墊江2縣,其時重慶仍為中央直轄市。1954年雖改重慶為四川省的地級市,但直到1958年重慶還是計劃單列市。1983年國務院再次決定將重慶市列入全國首批經(jīng)濟體制改革試點城市和計劃單列城市,賦予省級經(jīng)濟管理權限,并辟為外貿(mào)口岸。
- 上一篇:耐人尋味的新疆地名
- 下一篇:新疆地名漢譯典故大全
相關文章
-
沒有相關內(nèi)容